News Center

新闻中心

达晨创投:变与不变
发布日期:2015-05-21

注册制预期渐行渐进,A计划创新企业归心似箭,本土PE机构或将迎来又一波属于自己的时代。相比外资PE机构,本土PE机构对于一些新的投资机会(比如新三板更加游刃有余。而从众多美元基金手中接盘VIE拆解项目,人民币基金或将拥有更多议价权。如此,本土PE或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,而达晨应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
达晨的时代又回来了。

2015年刚过去几个月,达晨已有12家企业完成IPO上市:正业科技、华友钴业、博世科、国恩科技、星光农机、航新科技、金雷风电、鹏辉能源、博济医药、赢合科技、四川迅游、多喜爱。

如果说,5年前的达晨还是项目为王,3年前进入关键转型期,那么,现在的达晨,已然以崭新的姿态踏入新的征程。

变,还是不变?达晨一路走来,不断求索。

以不变应万变,果敢,坚韧。达晨为此而坚守。

变则通,通则达,成长、超越。达晨为此而嬗变。

现在,仍是达晨的关键时刻。

成立于2000年4月的达晨,已历15年变迁。当年同行的投资大鳄们,有些已淡出江湖;当年的年轻团队经历15年,也变得不再年轻;原来的新锐机构,成为传统的老牌机构;又一批年轻新锐的创投机构接踵而至。

达晨,这支曾被称为“湘军”的“队伍”,凭借执著、勤奋、智慧和眼光,历经15年风霜磨练,通过出色的业绩和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确立了江湖地位。

15年的奋斗、15年的历练、15年的积淀、15年的实力⋯⋯达晨书写、见证着中国创投业的发展史,映射出一幅中国创投业的缩影,涤荡出中国本土创投发展之路。

站在15年的路口,无论是回首,还是前行,当《融资中国》记者走访了达晨13位合伙人之后,记录下达晨那一份变与不变的开拓与守望——这家曾通过“Onlyone”创出品牌、“以外资眼光看项目,以内资手法做项目”的机构,战略战术上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转变?随着募资环境的变化,LP的结构有了哪些崭新改变?

现在,仍是达晨的关键时刻。

在注册制即将到来、业务发展多元化的今天,是坚守专业化,垂直做VC/PE,还是多元化资产管理的结构,达晨又将怎样抉择?面对强大品牌的市场化PE已主动选择上市(目前已有5家创投机构挂牌新三板),达晨又该如何选择?当然,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敏感而又现实的体制问题,如何继续与大股东协调沟通,争取团队激励机制的进一步释放?无疑,这些对达晨管理团队依旧是一大考验。


达晨创始合伙人、董事长刘昼

2015年4月15日,湖南长沙。

4月的长沙,春意正浓。湘江之畔,春花争俏;岳麓山下,书院绿意盎然。达晨合伙人陆续从各自所在城市向此汇集。

第二天,达晨季度合伙人会议准时在长沙分公司召开。达晨现有的13位合伙人,除熊伟在欧洲访学外,其余悉数到场。

没有多余的寒暄,直奔研讨主题,这让当日作为观察员的《融资中国》记者颇感意外。

沉寂多时,达晨交出的成绩足以靓丽。

电广传媒4月29日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,达晨2014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:2014年,达晨完成了36个项目的投资和6个项目的二轮增资,全年投资13亿元。至2014年底,累计完成投资90.51亿元,累计投资项目254个;完成了20亿元的新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,2014年内有3个项目完成IPO,另有21家企业完成IPO预披露,预披露家数在全行业排名第一,全年通过并购或回购退出项目10个,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。

最新数据,截至2015年4月27日,达晨共管理15期基金,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150亿元;投资企业270多家,成功退出80多家,其中39家企业IPO,28家企业通过企业并购或回购退出。同时,已有1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,已申报IPO并预披露16家。仅2015年刚过去的几个月,达晨已有12家企业完成IPO过会。

此时,达晨刚满15岁。

如果说,5年前的达晨还是项目为王,3年前进入关键转型期,那么,现在的达晨,又走在怎样的“变化”路上?这家曾通过“Onlyone”创出品牌、“以外资眼光看项目,以内资手法做项目”的本土机构,战略战术发生了怎样的转变?随着募资环境的变化,LP的结构有了哪些崭新变化?在注册制即将到来、业务发展多元化的今天,是坚守专业化,垂直做VC/PE,还是多元化资产管理的结构,还是变通融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?面对强大品牌的市场化PE已主动选择上市(目前已有5家创投机构挂牌新三板),达晨又该如何抉择?当然,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敏感而又现实的体制问题,如何继续与大股东协调沟通,争取团队激励机制的进一步释放?无疑,这些对达晨管理团队依旧是一大考验。

隐者达晨

中国的创投行业有自己的逻辑与规则。一家机构,当做到一定规模时,其投资风格就被打上深深烙印,身为本土创投的达晨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。

低调内敛、稳健务实,这是达晨一直以来传递给外界的印象。

也正因此,外界对于达晨的了解甚少。偶有达晨消息,或项目投资、退出,或是合伙人参与论坛中的只言片语。

基于过往印记,达晨也被冠以偏传统的、侧重投PRE-IPO的、决策相对慢一点的机构,以至于,有些早期、新兴行业项目会对找达晨投资表示疑虑。至今,如果在网络上搜索达晨最擅长的领域,依然会看到这样的描述,“达晨聚焦于文化传媒、消费服务、现代农业、节能环保四大投资领域。”

“我们原来有点偏保守,偏理性,那么,创新的东西可能就相对少一点。”达晨创始合伙人、董事长刘昼在《融资中国》采访中并不否认,“回头看,保守理性,我们会错过一些机会,这是必然的。”

比如,投资狂热时,曾有项目招标,给出的决策时间非常短,甚至尽调基本上都不给,“别人给你的时间就这么短,你到底要不要进?我们一定决策出不来。”例如,湖南一家食品企业,“当时我记得是7块多的价格,下面投资经理给我汇报说要去竞标,我说不要参加。我当时想的就是,任何竞标的项目(国企改制例外)我们不要参加。后来,这家公司也上市了。”对于这个案子,刘昼记忆犹新。

此际,成立于2000年4月的达晨,已历15年变迁。当年同行的投资大鳄们,有些已淡出江湖;当年的年轻团队经历15年,也变得不再年轻;原来的新锐机构,成为传统的老牌机构。这几年,出走的创投机构合伙人逐步年轻化,天使、VC接踵而至,一些老牌创投机构甚至逐渐被颠覆出局。

唏嘘短叹间,有人感喟,当年骁勇善战的“湘军”,就此英雄迟暮?甚至怀疑,达晨又能坚持多久?


达晨合伙人肖冰(左)、邵红霞(右)

肖冰的焦虑

“外界看到的达晨,永远是过去和表象。真实的达晨,因时而变,自我革命;静水潜流,不断变革。”在《融资中国》采访时,达晨合伙人、总裁肖冰对于现阶段达晨的发展给出了这样的回答。

文化传媒、消费服务、现代农业、节能环保投资领域四驾齐驱,的确曾为达晨立下了汗马之功。早在创业板开通之际,达晨取得不菲的傲人业绩多聚焦于这些领域。例如,达晨的“第一桶金”,投资获得近30倍的收益的同洲电子;投资获得逾60倍的收益的拓维信息。此外,圣农发展、亿纬锂能、拓尔思、恒泰艾普、爱尔眼科、网宿科技、蓝色光标、数码视讯、和而泰、西安达刚,等等,都为达晨获得逾十倍的收益。

2012年,达晨取得阶段性辉煌,当年IPO退出数量达到10起以上,借此成为那一年中退出最为活跃的机构,也被评为全国VC机构50强综合排名第一。

然而,肖冰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。

对于肖冰的反常表现,达晨合伙人、财务总监熊维云记得很清楚,“那是IPO暂停的那段时间”;达晨合伙人邵红霞更是清晰记得,“那会儿正是外资创投机构哗哗出来业绩的时候。”

2012年下半年,受IPO停摆、资本市场股价低位震荡等因素影响,整个行业在“募资不易、投资放缓、退出趋难、收益下滑”的基调下,热度跌至冰点。数据亦显示,当年,新募基金金额同比下降显著,披露金额的359支基金共计募集253.13亿美元,较2011年全年的388.57亿美元下降34.9%,平均单支基金规模创下历史新低。15只外币基金共计募资71.78亿美元,外币基金的平均单支基金规模约为人民币基金的9倍。

相伴而来,同期达晨也有部分投资项目上市进程受阻。

彼时,邵红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予这样的解释,“整个经济形势不好,对企业的业绩有影响,所以就有了波动和下滑,上市不大顺畅。但是企业的质地还是不错的,财务上还是很安全的。对于暂缓上市的企业,达晨会继续持有,企业也会扎扎实实地做产品、做服务,把业绩搞上去之后,重新申请上市。”

此刻,负责达晨投资战略的肖冰如坐针毡。“巨大的焦虑,担忧达晨有可能被颠覆。”面对《融资中国》记者的追问,回忆起那一段时光,肖冰加重了语气。邵红霞也记得,在公司大会上,肖冰大声直呼:“达晨要被颠覆了。”

“我对正常的、走上正轨的事情就没兴趣了,特别喜欢新的东西,创新的东西。安全的时候反而不舒服,不安全有挑战时反而很兴奋,性格就是这样。”肖冰说。

那两年,达晨选择了沉默。这期间,IPO停滞给创投行业带来很大压力与困惑,因为退出不畅,整个行业显得不够健康。与此同时,外资创投机构却大踏步前进。尤其2010年-2011年,当当、人人、奇虎这些互联网公司上市,取得了优异的回报。仅2011年,就有14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,土豆赶上末班车。2012年唯品会、YY两家互联网企业上市成功。

“第一波互联网投资,人民币基金全部错过了。如果达晨再错过下一波,抓不住一些未来的明星项目,就很可能成为二流的投资机构,彻底没机会了。”怎么样扭转,扳回一局?肖冰很是焦虑,夜不成眠。

“最深的感受就是互联网崛起。达晨做得相对少一点,在这方面,达晨决策机制会传统一些,没有快速反应机制,错失了早期红利的机会。”达晨合伙人于志宏告诉《融资中国》记者。

“老刘”的坚守

摩羯座的肖冰属于典型的冷冷酷酷、聪明的理科男,在项目投资上有其独到的敏锐嗅觉。刘昼向《融资中国》记者描述:“看到一个项目,肖冰比看到美女都兴奋。一旦遇到好项目,他会兴奋得睡不着觉。他的基因就是这样,具有威慑力,最擅长是对项目的判断能力。”肖冰的聪明之处则在于,每个项目都会有自己独特的“小创新”。

在熟识的人眼里,刘昼和肖冰很是互补。刘昼更像一个彪悍的狩猎者,沉稳果敢,在这个充满未知风险的领域,誓将公司带入中国VC第一梯队。

在接受《融资中国》采访过程中,刘昼始终保持笑容,说话慢条斯理。在达晨上下,“XX总”的称呼是被禁止的,“老刘”成为大家私下对刘昼的亲切称谓。在外人眼中,老刘逻辑强,善分析,善决策。

对于达晨当年的抉择,刘昼表示,“做任何东西一定要坚持,伟大是熬出来的,但这个坚持的前提是方向要对。我们投了那么多企业,看了那么多公司,包括达晨看企业能不能投资的‘六条军规’,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它具不具备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。”

商业模式是什么?达晨提炼了经典的三句话——它是做什么的;靠什么赚钱;是不是能够持续赚钱。“好,那反过来,创投机构的商业模式是什么?是做什么的?做股权投资,先入股进去。靠什么赚钱?靠发现企业的内在价值、助力企业成长、通过股权增值赚钱。是不是能够持续赚钱?这取决于两个根本因素,一是中国经济能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;另一个中国资本市场是不是能够继续做大。经济发展了就会有很多项目源可选择;资本市场大,就能够经过IPO、并购从资本市场退出来。”在刘昼心目中有三个坚信,一直没有怀疑过:坚信中国的经济会较好发展,坚信中国资本市场会较好发展,坚信中国的本土创投市场会做大。

“这些因素既然都具备,我们做创投的商业模式自然是存在的。”刘昼有着自己的分析逻辑。

IPO暂停期间,刘昼和团队也一再讨论,“别人做并购基金,别人做二级市场,达晨怎么做,要不要做?”最终,刘昼给出的答案是:“不着急。”

“你觉得这个商业模式都成立,就要坚持下来。为什么这次IPO一恢复,我们IPO上市家数又是行业排第一,就在于达晨的坚持,不断挑选好的标的。排名都不要去看,那些都不重要,把自己做好就行了,这些都是阶段性的。其实我在三年前就讲了,今后五年后的退出一定50%是并购退出,50%是IPO退出。今后八年后的退出,60%-70%都要靠并购退出了。现在已经讲了两年到三年了,过两年再看肯定是这样的。”此时,刘昼对自己当初的判断抉择很是自信。

当然,即便半年前,刘昼和他的团队们也不会想到如此美好的结果,“所有的幸福都比预想来得快。”

现在,刘昼经常跟员工讲,“你现在见到的中国,正进入一个股权大时代,做PE、VC就是在做股权,所以你坚持下来,就是最大的赢家。”

事实上,在创业投资这条路上,达晨一直都在坚持。作为湖南电广传媒的子公司,2000年达晨成立,是国内最早的创投机构之一。据刘昼回忆,在2005年前几年时间里,都过得非常艰辛,缺人、缺钱、缺退出渠道。刚开始,还有五、六个投资经理。到2005年,只有一个投资经理,就是现在已升为合伙人的梁国智。为了度过整个创投行业的冬天,达晨每个人工资发得都很少,每年仅投资一两个项目。电广传媒的一些高管建议刘昼将达晨从深圳撤回长沙,至少可以省不少费用,有人甚至建议撤掉达晨。谁也没想到的是,几年后它成为电广传媒旗下最赚钱的公司。

“严格讲,在创业板之前我们是坚持的,在2006年之前我们都非常困难,工资都发不出去仍在坚持。现在这种模式没变,还是要坚持自己该做的。”刘昼向《融资中国》记者表示。


专注股权投资15年,经历了创投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完整周期,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和牛熊交替,经历了几次IPO暂停,达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打法,更加注重风险控制与行业选择,对投资节奏的把握更加稳健与成熟。

于达晨而言,变化的是战略战术,唯不变的则是达晨固有的DNA。


达晨仍在奔跑的路上。

专注股权投资15年,经历了创投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完整周期,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和牛熊交替,经历了几次IPO暂停,达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打法,更加注重风险控制与行业选择,对投资节奏的把握更加稳健与成熟。

于达晨而言,变化的是战略战术,唯不变的则是达晨固有的DNA——“敢为人先的创投基因;清晰稳健的投资策略;外资眼光、本土手法;深厚的产业背景;体系化的增值服务;勇抓企业拐点;踏准转型机遇。”

对于达晨的变与不变,达晨创始合伙人、董事长刘昼向《融资中国》记者进行了详细解读。



“不变”的达晨——五大关键词

一切简单

务实量化

方向正确下的坚持

超强的学习能力

节奏踏准不早不晚



第一,简单。一切从简。例如,人事方面,同事关系,越简单越好。不讲条件,挽起袖子干活,有没有本事,能力强不强,一切都用业绩说话。在达晨,没有任何派别。现在平台大了,也要包容,但核心的要求是不放松的。

第二,务实。所谓务实,即一切都是干出来的,讲得再多,没有落实到行动上,落实到执行力上,都是渺茫的。能量化的尽量量化,比如目标责任书都是量化的,不搞一些模糊的,虚无缥渺的东西。

第三,坚持。方向正确就坚持,前提是方向要对。伟大是熬出来的,包括这一轮上市潮我们也没想到,甚至半年前也不会想到这样的结果。现在中国进入到股权大时代,对我们做股权是最有利的,所以,坚持下来,你可能就是最大的赢家。达晨一直坚持将VC/PE作为业务核心,做精做强做专,这个方向是不会变的。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,所得到的将超出你的想象。

第四,学习能力。在创投行业,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,每位企业家都是一本书。

我带头学习,也要求我们团队每年读一本书。我基本上早上七点半开始,九点钟之前都是看报纸的,五六张报纸都要看,每天都看。除周六周日留出两个半天打打高尔夫球,其余时间,基本都在办公室,看点东西,学习、思考。

第五,方向要对,节奏一定要踏准。任何事物都有规律的,有高潮,有低潮。关键是如何把握节奏。这几年达晨在每个大方向和节奏上都踏到了点上,创业板2009年10月份一开,28家上市公司中达晨就有3家,此轮IPO开闸,今年这几个月达晨就有12家过会,严格讲,方向跟节奏是对的,在经济低迷时,反而去抓紧布局。这也是达晨发展的关键要素。



达晨,变的是什么?

机制的突破

组织结构裂变

PE的打法改变

LP结构变化

节奏踏准不早不晚


首先,机制的突破,这是最大的变化。目前达晨的机制已经到了临界点,非得突破不可。不仅是管理层,包括大股东在内也都认识到这个问题,大股东积极在给我们推进。

不突破,人就留不住了。

虽然目前的机制也有一定优势,但是在2008年底制定的。近五六年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,若新的空间打开以后,即达晨2.0版,相信更需要市场化的机制作保障。达晨优秀的人可不必离开,甚至可以吸收行业更加优秀的人才,消除优秀人才的顾虑。你就在这儿做,然后该怎么分配,你的利益如何体现搭配,到时会有明确的说法。

其次,未来创投组织结构要发生裂变,趋势是内部创业平台。只要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,不用担心募资,不用面对工商、税务等杂事。只去选项目就好了,公司会在大的方向上是支持他,包括品牌输送、资金输送,然后最后这个平台可能分利,不是简单的奖金,而是利益分配,是一个大格局的释放。这是一种分成模式,可能比个人自己出去创业的空间还要大。

当然,前提是,他一定找到性格秉性相投的内部团队成员组合在一起。内部创业平台不能简单的大而全,而是专业化精锐部队的有效组合。大平台有很多弊病,

达晨成立于2000年4月19日,总部位于深圳,是我国第一批按市场化运作设立的本土创投机构。自成立以来,达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,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,聚焦于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、医疗健康、大消费和企业服务、文化传媒、军工等领域 … [ +更多 ]
微信公众号

波音体育 版权所有

Copyright © Fortune Venture Capital Co.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
电话:0755-83515108

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粤ICP备14030831号 技术支持:中网互联

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598号